近日,多家药店因为药价与线上、医院等渠道差异明显被投诉。 上饶一市民以31.8元一盒的价格购买了十盒阿托伐他汀钙片,结果邻居说线上渠道只需4.8元一盒,于是该市民要求退货,最后投诉至新闻媒体;还有新疆博乐市人民检察院12309举报中心接到群众匿名举报电话称“药店疫情期间抬高药价挣黑心钱”。 事实上,这样的案例在过往并不少见,不仅出现在药店,同样在医院这样的案例也不少。 药店药价真高了? 上述两个案例中,为什么药店的价格会让消费者觉得高呢?对此,上述两家药店的相关负责人都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上饶该药店的负责人表示,同一个厂家生产的同一种药品,药店与网络平台上的价格相差这么多,主要是线上平台给予消费者的补助力度很大,使得价格与实体药店产生明显的差异。也就是说,之所以会出现价格差异,并不是因为药店价格太高,而是线上渠道价格补贴太厉害了。 针对博乐市民投诉的情况,博乐市人民检察院派出检察人员联合辖区市场监管部门调查核实相关情况。据核查,被投诉的药品进货单价12.5元,店内公示零售价格16元,举报者购买价16元。售价利润在35%以下的合理区间内,不存在价格欺诈行为。 检察官再经过了解,原来这位老人所患慢性病已纳入医保,每次去定点医疗机构开药,药品享受医保补贴后的价格只有几块钱,的确比市面零售药店便宜很多。可见,出现这样的差异,主要是因为药店没有慢病统筹,而非药店药价真高了。 药店主要以赚取商品差价,对比上市连锁中报数据,各大上市连锁中西药的毛利率普遍在20%-35%左右,其中一心堂的毛利率达到35.58%,大参林为33.45%,老百姓为30.25%。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行业整体水平。当然这与药店的规模、运营水平等方面有巨大的关系,因此,药店“黑”卖高价药并不成立。 医院药贵时有发生 与药店因为医保、补贴等方面的因素造成“药价高”的错觉不同,实行零加成的医院时有药价高的情况出现。 前阵有媒体曝出,同一厂家生产的当归苦参丸,江西某医院的单价56元一盒,京东大药房10元一盒,阿里大药房8.1元一盒,实体22元一盒,虽然比网上高出不少,但仍不到医院价格的一半。 同样在上海某医院,处方药“头孢克肟胶囊”单价63元一盒,医保报销后顾客以50元一盒购买了两盒。而据顾客反映,这个药品线上渠道不管哪个厂商生产,大多在10块钱以下,最贵的都不到40元一盒。 不可否认,在医改的不断深化下,医院绝大多数的药品都是零加成销售,且价格比实体药店都低了不少。医院还有一些“高价药”出现,一方面是自费的药品,实现市场定价,另一方面,由于医院从不同的平台采购药品,价格可能会有差异。现广东省内已形成广东省第三方药品电子交易平台、广州GPO平台、深圳GPO平台并存的局面。 这与药店采购是同样的道理,如果药店在不同供应商采购商品,价格也必定会不一样,而且如果不是医保店的话,没有医保报销可能会造成药店“药价高”的情况发生。 期待一视同仁 从现实来看,绝大多数的药店并没有价格欺诈,但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药店部分商品价格确实是让消费者多掏钱了。这与药店的市场地位密不可分。 与医院相比,药店的主营业务就是销售药品赚取差价,没有医院诊疗费、挂号费、检查费等收费项目,但零加成不仅对医院产生巨大的影响,对包括药店等药品销售渠道也带来不少变化。从上面的各大上市连锁的中西药毛利率来看,药店“零加成”销售药品目前很难做到,价格倒挂使得不少群众更愿意到医院、社区卫生中心开药,这对于药店来说肯定会有影响。 其次,在医保政策方面,医院和药店的医保报销比例和品类有很大的区别。当然随着“双通道”、医保统筹到药店等政策的实施,让药店能够享受到医院一样的报销政策。不过,这些都是小部分药店可以享受到的红利,而且药店医保加价最多只能加到15%,并不能维持正常的毛利率。 还有,在药品进货渠道、价格等方面,药店和同样具有较大的差异,这也是药价与医院药价不同的主要原因。目前,医院的进货渠道主要通过各级的集采、采购联盟等形式进行采购,在价格方面可以压得比较低;而药店由于门店规模及集中度不高,在量方面很难达到集采等方面的要求,只有少部分药店加入了集采,更多的还是以商业公司进货为主,但价格已经与医院拉开了距离。 此外,不同的药店也会根据自身的情况以及当地的消费水平自行定价,导致药店的药价看起来各异。 因此,有不少药店都呼吁有关部门在医保、采购等方面一视同仁,这与药店的生存息息相关。不过也有观点认为,药店和医院是不同属性的主体,差异化发展是必然的,也是市场化的表现,关键看如何经营发展。
标签:药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