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名称
您的位置:首页 >> 药品展示

抗感冒颗粒(低糖型)

  • 生产企业:

    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Z20023098

  • 产品类别:

    中药

  • 所在地区:

    湖北武汉

  • 剂型:

    颗粒剂

  • 包装:

    3g*9袋/盒

  • 规格:

    每袋装3克

  • 生产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鹦鹉大道484号

  • 批准日期:

    2015-09-11

  • 药品本位码:

    86901946000416

  • 【品牌】

    【类型】

    处方药

    【医保】

    非医保

    【外用药】

    【有效期】

    18个月

    【国家/地区】

    国产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药物过量】

    【药物毒理】

    1.金银花味甘;寒。归肺;胃经。主治清热解毒。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疔疮;喉痹及多种感染性疾病。
    2.连翘苦,微寒。是清热解毒的中药,主治热病初起,风热感冒,发热,心烦,咽喉肿痛,急性肾炎等。
    3.黄芩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
    4.青蒿清热解暑,除蒸,截疟。用于暑邪发热,阴虚发热,夜热早凉,骨蒸劳热,疟疾寒热,湿热黄疸。
    5.荆芥为发汗,解热药,是中华常用草药之一。能镇痰、怯风、凉血。治流行感冒,头疼寒热发汗,呕吐。
    6.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定搐功效。主治外感表证,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
    7.桔梗味苦、辛,性微温。入肺经。具有宣肺、祛痰、利咽、排脓、利五脏、补气血、补五劳、养气功效。主治: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小便癃闭。
    8.甘草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9.板蓝根主治温毒发斑;高热头痛;大头瘟疫;舌绛紫暗,烂喉丹痧;丹毒;痄腮;喉痹;疮肿、痈肿;水痘;麻疹;肝炎;流行性感冒,流脑,乙脑,肺炎,神昏吐衄,咽肿,火眼,疮疹;可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慢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骨髓炎。

    【药理作用】

    【药代动力学】

    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 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恶风,鼻塞头痛,咽喉肿痛。

  • 尚不明确。

  • 风热感冒,头痛,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头痛

  • 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
    3.风寒感冒者不适用,其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
    4.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严重症状如胸闷、心悸等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就诊。
    6.小儿、年老体弱者、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7.脾胃虚寒,症见腹痛、喜暖、泄泻者慎用。
    8.对该药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9.该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1.请将该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2.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该药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贮藏】

    密封,置阴凉处。

    【执行标准】

    【作用类别】

    【化学成分】

    【保健功能】

    【禁忌症】

    【用法用量】

    开水冲服,一次15~30克,一日3次。

    【性状】

  • 1.小儿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2.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 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 1.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2.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